大学之道与为人民服务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于2018年4月12日下午3点30分在教学楼5-406顺利举办了以《大学之道与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的红色讲坛,该课程由张育老师讲授。
课程开始前,同学们入场签到,并安静等候。随后张老师进场,在强调了课程签到纪律后,课程正式开始。课程开始之前,张老师强调了被写入党章的口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并且用新中国建设之力在推进,破坏之力在阻碍的例子进行类比,说明了党员要言行一致,不能空喊口号的道理。而后,张老师用她在读《红楼梦》的亲身体验,引出了今天的主题——四书之首的《大学》。她着重给我们分析讲解了《大学》的第一章第一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并提出了党员应该不功利,要深入到群众中去,要不以自身利益为首位的看法。她认为上善若水,不在高处而往低处流,因此,党员做事的动机不应该是做这件事情对自身有利,行善也无关高官厚禄,只求无愧于心。这振聋发聩的言语,让大家陷入了沉思。
紧接着,张老师提出了我们要分清人生本末。她认为人应该有一身正气,这才是人的“本”。没有正气,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立足于天地之间。“我们不必追求过多的身外之物,有德自然有财。自古以来,就没有医生是饿死的,他们悬壶济世,即使病人囊中羞涩,他们也会伸出援手。而我们法律人也是医生,只是我们医治的不是疾病,是社会中的各种矛盾纠纷。有人的地方就有事,有事的地方就有是非,有是非的地方就有矛盾,有矛盾的地方就有纠纷,有纠纷的地方就有法律人。”被赏识的人也变成伯乐去提拔后来者,这种正气与情怀,便得以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得到延续。这让同学深受启发,本次课程也圆满结束。
在新时期的党纪要求下,廉洁性是我们对公职人员的期盼。通过此次课程的学习,相信同学们能够很好地去守住一身正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
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委员会组织部
(撰稿人:肖俊斌 审稿人:林晓怡)
二〇一八年四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