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小包公法律实证分析平台上线新闻发布会暨大数据时代法律实证分析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

2021-05-26 16:20:49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点击: 收藏本文

为响应国家“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政策号召,由华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法律应用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小包公智能法律平台主办的小包公法律实证分析平台上线新闻发布会暨大数据时代法律实证分析高层论坛2021年5月23日在北京成功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高铭暄,中国政法大学一级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名誉院长樊崇义,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原副部级专委、二级大法官、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胡云腾,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原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顾问胡建淼,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国际刑法学协会副主席王秀梅,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黎宏,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品新,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张永忠,华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法律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王燕玲、执行主任谭世贵等50多著名法学家、法学院院长副院长和媒体界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图片1.png 


1:全体嘉宾合影

 

会上,我校人工智能法律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王燕玲副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详细介绍了小包公法律实证分析平台的研发过程、功能、特点及优势,以课题研究的方式进行了演示,并回答了代表的提问。

 

 

 

图片2.png 

2 :小包公智能法律平台创始人、华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法律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王燕玲副教授致辞

 

图片3.png 

3:小包公智能法律平台创始人、华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法律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王燕玲副教授介绍小包公法律实证分析平台并进行演示


众所周知,传统的法学实证研究方法存在诸多屏障,包括获取大数据难,筛选数据难,数据维度标注难,数理模型构建难,研究过程验证难,以致于许多法学教师、研究人员和法学院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手工统计,但即使这样,得到的数据结果也不一定能够满足研究需求。针对这些难题,小包公研发团队采用大数据发掘分析、云计算、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历时四年,终于成功发出全新的法律实证分析平台,实现法律实证分析高效精准

具体而言,对设定的研究课题,“小包公法律实证分析平台”只需便可完成实证分析:第一步,输入研究维度(包括自定义),自动检索数据,完成样本收集;第二步,智能批量自动处理样本,完成样本筛查和标注;第三步,选择数理统计模型,自动生成可视化图表和分析报告,同时保存全部研究数据供验证。

高铭暄教授、樊崇义教授、王利明教授、胡建淼教授、胡云腾教授、叶青教授、时建中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对该平台成果进行鉴定后一致认为,在国内法律实证分析智能应用领域,“小包公法律实证分析平台”处于独创和领先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片4.png 

4:樊崇义教授宣读小包公法律实证分析平台的专家鉴定意见

 

 

与会代表在现场对“小包公法律实证分析平台”进行了应用体验,并大数据时代法律实证分析的需求、目标、特征、现状、问题与对策等前沿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图片5.png 

5: 大数据时代法律实证分析高层论坛嘉宾发言

发言嘉宾(从左到右):张永忠、王秀梅、胡建淼、樊崇义、胡云腾、黎宏、吴宏耀、涂永前

 

小包公法律实证分析平台”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引入法学研究,通过对司法大数据进行自动采集、整理、归类和分析,快速得出分析数据并生成可视化图表和分析报告,实现了法学研究方法的重大变革,为广大法学教师、学生和研究人员进行法律实证研究和政法机关制作各类大数据分析报告提供了崭新而独特的平台和手段。通过对海量司法大数据智能、高效、精准和多维度的挖掘分析,将极大地有利于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提炼司法经验,发现司法规律,寻找法治对策,进而助力新时代的法治中国建设。

小包公智能法律平台自2016年诞生起,秉持法律与科技融合、助力法治中国建设的理念,逐步组建了一支由资深法学学者、实务法律专家和信息科技工作者有机结合的研发团队,独立研发系列智慧法律平台成果:智能量刑预测系统、智能类案检索系统、智能法规检索系统、智能刑事证据审查系统、智能量刑偏离监测系统、企业合规智能法务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