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省部共建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和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本科招生历史可追溯至1988 年。2004年12月15日,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成立2010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授权点2012年法学学科获批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017年党内法规研究中心获批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8年新时代法治广东建设研究中心获批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19年获批教育部政策法规司教育立法基地2020年法学专业进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行列2023年获批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法律应用实验室”;2023年第五轮学科评估实现跨越式发展;2024年软科法学专业排名59位,进入软科A类专业。

法学院共有教职员工57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35人;二级教授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人、提名奖1人,广东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2人,广州市十大中青年法学家2人,“南粤优秀教师”2人,其他省级人才5人。刑法学教学团队、国际法学教学团队、行政法学教学团队、法律微格教学团队、双语和全英课程教学团队均获校级教学团队称号。

法学专业注重学生理论训练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构建了“观摩审判”“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法律实习”和“社区法律服务”五位一体的递进式法学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华南师范大学与广东省司法厅、广东省律协共同创办律师学院,法学院还与广东省律协、广州仲裁委员会等数十家法律实务单位签订协议建立省级、校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同时,聘任了46位校外实务专家担任兼职导师,在专业学习、技能提升、学科竞赛、学术研究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专业指导。

法学院积极为法律人才的培养搭建产学研协同和学科交叉创新平台,依托王燕玲教授领衔打造华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法律应用研究中心产学研应用示范基地——小包公智能法律平台,学院联合中国法学会、广东省法学会举办“小包公杯”粤港澳大学生法律实证分析大赛,探索“人工智能+”新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2024年8月,法学院联合境内外数十所知名法学院系及广东省高校人工智能法律应用重点实验室共同发起设立全球人工智能法学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及司法实践中的创新应用,积极推动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新的跨越。

法学院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对外合作,主办承办了中国律师制度改革与发展国际研讨会、海商法国际研讨会暨国际航运法律与政策高端论坛、全国国际私法教学研讨会、国家治理模式改革与依法治国研讨会、党内法规基本理论与体系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研讨会等一系列高端学术会议。法学院已与美国芝加哥肯特学院、英国斯旺西大学希拉里罗德汉姆克林顿法学院、英国林肯大学法学院、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奥利尔学院、英国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等国外知名院校签订联合培养协议,为学生参加国际学习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

 

更新时间:2024年11